山野 │ 專題

沿岸魚類資源到底出了甚麼問題沿岸魚類資源到底出了甚麼問題

沿岸魚類資源到底出了甚麼問題沿岸魚類資源到底出了甚麼問題
撰文/李嘉亮.攝影/宋為農、左承偉
2017/11/15發表,已被閱讀5,960次

沿海魚類不見了!

今天台灣沿岸魚類資源已經極度枯竭,較之二十年前、十年前更加嚴重不知幾倍。如果不談釣友的釣獲數量,只談機率。二十年前釣獲黑毛的機率大概為45%,大約出門垂釣兩趟,可以釣獲一次黑毛。十年前大約20%,平均出釣五趟釣獲一次。現在則剩下不到5%,更不要說這二十年來,有多少人掌握潮水、天氣的垂釣經驗有很大的進步,釣具、釣技也均有長足發展,釣獲黑毛魚的機率卻是大幅衰退,顯然不是釣魚技巧、裝備的問題,而是魚越來越難釣了。至於是不是黑毛魚的數量嚴重減少了呢?可以附帶看其他非垂釣主要魚種的數字作旁證。

二十年前,即使釣不到正角黑毛,90%會釣到其他雜魚,多則7、8種,至少都會有1種,現在則最多1、2種,60%會空手而回,一條雜魚都釣不到。這些數字是指黑毛專用釣具,釣獲其他雜魚,而非刻意用其他釣具釣雜魚。這說明除了黑毛魚變很少之外,其他非主要垂釣對象魚種,種類、數量也都在減少。不是只有釣魚的朋友碰到這樣的問題,潛水的朋友也都有同樣的問題,他們們潛入海中,常常都看不到一條像樣的魚,顯然沿岸魚類資源確實減少到令人擔心、沮喪的程度。

黑毛是磯釣的主力魚種,曾幾何時,黑毛的數量嚴重減少。

大環境造成魚類資源改變

魚類資源減少,有大環境的問題,比方說全球暖化的效應,使台灣沿海的海水溫度提高,確實使某些魚種變少,但是大自然會有替代性的魚種出現,未必導致整體資源的減少。例如:釣友熟知的黑牛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黑牛中名稱灰鰭鯛,是黑鯛的近似種,二十年前根本沒釣過,很難得才採獲一條混雜在拖網下雜魚堆中的幼魚,但現在卻成了優勢種,不但遍及整個台灣西南沿海,甚至連宜蘭沿海都很常見。

更令人憂心的魚類資源銳減的原因,卻不是全球暖化造成的。國立海洋大學一位教授,提出令人憂心的數據,根據他長期監測東海海域,海水中多種營養鹽類的變化,發現矽藻類大量繁殖所必需的矽酸鹽類,從長江大壩開始蓄水之後,濃度已經減少數倍之多。矽藻是多數海洋魚類、蝦蟹類、貝類的浮游幼體的主要食物,這些幼體又是海產生物成體一部份的食物來源,當矽酸鹽濃度明顯減少,浮游性矽藻隨之遽減,海洋基礎生產力受到嚴重衝擊,一定會在魚類資源的總量上反映出來。最有名的例子:福建省閩江中游建水壩,馬祖群島的蝦皮漁業消失,約在蝦皮漁業消失二、三年內,將近萬人移民台灣,幾乎佔了當時全馬祖群島總人口的1/3。因為大環境造成的影響因素多,常常不容易歸納得到明顯、有力的答案,學者也常常眾說紛紜,因此大環境的問題就暫且擱置一旁吧!

興建水壩、水庫攔截了河水,也減少了營養鹽輸入沿海。

沿海魚類資源大幅減少的真相

本文長期間觀察台灣的東北角海岸將近三十年,歸納獲得底下一個具體答案。這個答案就是陸水供應鏈中斷,而且完全被學者專家、政府單位忽視,甚至不清楚情況的嚴重性。所謂的陸水包括雨水,雨水滲透、蓄積於地表淺層,慢慢滲漏進入沿岸潮間帶的懸浮水,以及由岸邊溪澗流入潮間帶的溪澗水。尤其滲入潮間帶的懸浮水,常常只是岩盤上一灘濕潤的地面,根本感覺不到有淡水的流動,但卻是最普遍嚴重影響潮間帶的重要淡水來源。表面上看起來,除了豪大雨能降下較多的淡水以外,其他包括小雨的雨水、懸浮水、溪澗水的水量都很少,如何可能造成多大影響呢?豪大雨將地表的礦物質沖入海中,這些礦物質含有多種浮游藻類繁殖所需的營養鹽,雖然這些營養鹽很快在沿岸擴散,再流向外洋,但畢竟這些營養鹽,還是滋潤沿岸海域很重要的養分來源,但是這些年來,東北角海岸的沿岸陸地,因為柏油化、水泥化,綠地、造林明顯不足,房子則越蓋越多,雨水能沖下海的營養鹽越來越少,當然導致沿岸海域的基礎生產力不足,卽高等藻類、附著矽藻的產量減少,最後必然衝擊沿岸海域的魚類資源。

沿海的藻類若要長的茂盛,就得靠河口輸入的營養鹽滋養。老梅藻礁即是一例。

豪雨使得地面泥土吸飽了水分,水分受重力之作用由高處的表土層,流向低處的表土層,最後在海岸靠近潮間帶處滲出地表,這種方式產生的淡水稱為懸浮水,懸浮水流經廣闊的地表,使大量的營養鹽溶解於其中,而且以緩慢的方式漸漸通過潮間帶,最後流入沿岸海域,這些營養鹽,更能夠由潮間帶、沿岸海域的高等藻類、浮游藻類所吸收利用,滋養沿岸海域的效果,並不輸給豪大雨。但是同樣由於海岸的水泥化、荒地化,懸浮水能帶入海中的營養鹽嚴重不足,滋養潮間帶、沿岸生物的效果有限,更可怕的是:沿岸柏油水泥化、荒地化,公路的路基、水泥排水溝,將這些懸浮水的滲出縫隙完全堵住,堵住了不僅僅是營養鹽的來源,更嚴重的影響是讓潮間帶、波蝕棚的生物,失去調節鹽分濃度的重要機制,使得多數生物喪失棲息、攝食活動的場所,甚至無法附著生存。這樣的說法也許專業,卻讓一般人無法理解,本文願意進一步說明。

廣泛興建漁港,將海岸水泥化,大幅削弱了沿岸的生產力。

退潮的時候,潮間帶、波蝕棚裸出,很快地光照、風吹導致水份喪失,鹽分越來越濃,高等藻類死亡,附著生物無法生存,鹽份太濃無法滋生附著矽藻類,很多附著矽藻食性的螺貝類、蟹類、魚類在漲潮時沒有食物,潮間帶浪花拍打不再有矽藻隨浪捲起變成食物碎屑,成為濾食性附著生物,例如:藤壺、貽貝的食物。必須等等海水完全淹沒,鹽分濃度恢復正常,才能讓移動性較強的蝦蟹類、魚類進入此地帶,但能有多少食物可吃,實在値得懷疑。

潮間帶能夠生長出藻類,才能在供養其他無脊椎動物甚至是魚類。

潮間帶的基礎生產力,過半在於退潮潮間帶裸出的那一段時間,如果有陸水源源不絕挹注,鹽分濃度得以獲得控制,潮間帶的溼度可以維持,除了高等藻類、矽藻類能夠充分利用岩盤裸出的機會,快速利用空氣的二氧化碳生長,潮間帶許多廣鹽性的螺貝、蟹類,可以趁機活動覓食。當陸水不再滋潤潮間帶,創造一段時間低鹽份的潮濕地面供其活動,這些生物都將無法生存。很多人誤會廣鹽性生物的定義,廣鹽性絕不全等於耐濃鹽性。潮間帶多數廣鹽性的藻類、無脊椎動物,雖然可以短暫承受退潮乾燥地面的高濃度鹽分,但絕對不是終其一身都能棲息於如此高濃度鹽分的環境。這些生物,必須生活在滿潮——海水鹽分中庸。剛剛干潮——因為受到陸水的影響,海水鹽分稍低。強烈陽光照射下的干潮——海水鹽分偏濃,等等三種不同濃度鹽分交替的環境下,才能正常活動、為持生命、持續繁殖。如今只要台灣各地的濱海公路完成,就等於宣佈那一條公路潮間帶的生物將面臨浩劫。

黑鯛就是典型的河口對象魚,唯有基礎生產力良好的海岸,才能養出碩大、肥美的黑鯛。

很多釣友發現著名的海岸公路旁觀光釣場,常常找不到臨時應急的貝類、蟹類、海藻當餌。網路上熱烈討論著著名風景區的海岸,寄居蟹找不到貝殼借住,變成無殼寄居蟹。多數民眾以為是蒐集貝殼的玩家,將貝殼檢光了,但是蒐集貝殼者,並不會要那些殘缺、破損、失去光澤的貝殼,顯然問題不在於貝殼被撿光了。更可能的原因,在於潮間帶棲息螺貝類的種類、數量,因為潮間帶缺乏懸浮水的滋潤,棲息環境受到全面的破壞而嚴重減少,以至於寄居蟹找不到窩。所以海岸潮間帶真正的生態殺手,在於沿海公路導致的陸水供應鏈中斷,以及公路開通後使敏感的濱海陸域環境荒地化。潮間帶既然已無生趣,以潮間帶無脊椎動物、藻類為食物的魚類,當然也隨之萬劫不復了。

無殼寄居蟹變多了,正是海岸生態崩解的血淋淋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