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野 │ 行程

東石沙梭釣行東石沙梭釣行

東石沙梭釣行東石沙梭釣行
撰文/左承偉.攝影/左承偉
2017/04/07發表,已被閱讀13,422次

有很長一段時間,東石的釣魚活動似乎都被筏釣黑鯛所「壟斷」,尤其這裡發展的黑鯛釣法頗特別,用的是金寶螺(福壽螺)為餌來垂釣。發展出這樣的釣法倒不是有誰特別重視生態保育,或是立志驅逐外來物種,而是基於天然條件所致。這所謂的天然條件指的是,過去由於福壽螺氾濫,各個溪流、水圳到處分布,而每每在颱風大雨後,這些螺或遭洪水沖入海中,或隨布袋蓮漂在海上等死,於是黑鯛們便有著不費吹灰之力的餌食,也就造成了當地的特殊垂釣文化。

好了閒話扯遠了!這次要介紹的主題倒不是黑鯛,而是有灘釣美味之稱的沙梭。東石的沙梭原則上一年有四個月釣期,主要是以春末夏出與深秋兩季為主(註)。原則上春季是產卵期,吃餌較凶,而深秋則是以巨大的老梭為對象。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的沙梭行。

註:釣期為陽曆四、五月,季節慢點的話可到六月;另一個時間則是陽曆十~十一月。

東石漁民設置的鰻苗定置網。

乘筏悠遊蚵棚

管筏對當地的人來說,可是再熟悉不過了!就向台北市人搭捷運一般,東石的管筏是生活的一部分,這點恐怕不是都市人所能想像的吧?大量管筏來自東石的蚵棚文化,而蚵棚正是這兒的命脈象徵。由於有嘉義朴子溪的淡水注入,而外又有外傘頂洲的環衛,讓東石的這片海域成了最佳的天然牡蠣養殖區。

管筏對東石人的重要性,大概就像U-bike 對台北人的意義。

在這兒搭船,用不著「一定」得從漁港出發,但仍得報關申請,而盡責的「橘子兵」(海巡弟兄)卻一定會騎著腳踏車目送。因為外有沙洲阻擋,使得這片海域沒啥浪況,而對準外面水域的管筏,此時引擎聲從低沉逐漸轉為高亢的嘶鳴。看著遠方的海平面,藍天、白雲這典型的西南沿海風情盡入眼簾,漸漸地,海面上開始出現了宛如棋格的蚵棚。

從人類的觀點,蚵棚是賴以維生的工具、鮮美食材的來源;而對這兒的魚,由於生活在一望無際平坦地形中,總是要找點依靠,才能擁有「安全感」,才有機會「討吃」,而蚵棚正是扮演這樣生態價值與意義。蚵棚之所以有如此作用在於上面的「蚵」與「棚」,怎麼說呢?牡蠣是一種附著型的軟體生物,必須依附基質,也就是先前掛上的牡蠣殼,才得以生存、成長;但是從另外一種角度,新生的牡蠣、舊的牡蠣殼與蚵棚本身,卻又是其他生物,如藻類、附生貝、藤壺等生物的依靠,如此一來又多了不少身分不同的新居民。

有了這群「固定」的房客,當然免不了會招來一些不速之客。如以藻類為食的小蝦蟹,愛吃貝類、小蝦蟹的黑鯛、黃錫鯛,喜歡啄食藻類或其他無脊椎動物的變身苦(黑星銀拱);於是在這兒地形單調的環境裡,自是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系,也就吸引不少釣友來此大顯身手。

選擇蚵棚旁下竿,除了期望調到沙梭之外,有機會還會可釣到黑鯛或赤鰭仔。

除此之外,混入淡水水源的海水,正會吸引許多兩側迴游生物來此渡過牠們生活史的各個階。於是除了蚵棚之外,在離岸較近的水域,也會看到以綠色網材立起的曲折固定網具,而這正是捕捉鰻苗的大型工具。

波光盪漾的海面,每天都迎接著晨曦與夕陽,或漫步在岸邊、飛翔於天際的水鳥,或水下悠游、躍出水面的魚群,這兒的生態即便不是釣人,也值得用遊人的心情一一走過。

左:釣具店可以買到現成的沙梭釣組。
右:抵達釣場,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垂釣時間,趕快組好釣具釣魚囉。

釣況看水流

很快地,抵達了蚵棚所在的區域,這兒的蚵棚多是一個個散落在大範圍內,並不會緊鄰,船家迅速且熟練地將引擎熄火,並將船上的纜繩與蚵棚繫妥,這時管筏與蚵棚結為一體,只可惜無法踏上蚵架,否則可以施展的範圍勢必更加寬闊。

就位完畢後,大夥兒當然是趕緊取出釣具組裝,然後依船家指示下竿。與所有的沉底釣大同小異,鉛一到底就必須將釣線稍稍含緊,看看魚兒是否會先自動送上門來。過不其然,有人線才一收緊,竿尖就傳來如摩斯電碼的震動,於是二話不說,揚竿看看是不是心目中的美味—大沙梭。

嚴格說起來,在沙灘浪裡來去討生活的沙梭算是泳力不差的,但筏釣竿卻有相當的硬度,於是除了竿尖彎曲與震動的程度較劇烈外,竿身可就只有小幅的彎曲囉,但這一魚出水,還真是不負眾望,是條像樣的傢伙!有了這樣的畫面鼓舞士氣後,眾人當然是個個意氣風發,一附志在必得的模樣,於是竿子此起彼落間,也就拉上了大小不等的沙梭。

左:沙梭能有這樣的尺寸,相當難得。
右:識貨的釣魚人都知道沙梭的美味。

一陣廝殺後,魚訊漸漸變得較為稀疏,就船家的說法,沙梭是挺視覺的動物,但今天有鋒面要來,風向改變,於是水將會受表面的風浪影響,而漸漸變濁。在這樣的情形下,晃餌必須要勤些,或許還能吸引一些附近的沙梭注意,淡水肯定會隨著濁度升高,最後變得不易垂釣。

就在這群台北俗了解原委後,竿間又有了動靜,只是這次的拉力魚的掙扎方式,連我這個外行看起來也知道不是沙梭,而船家便說了一句「加鱸」啦!加鱸這個有些陌生的俗名從耳邊閃過,起魚後看著他躺在甲板上,我約略猜出這應該是石鱸科的魚,只是叫不出正確學名

接二連三的加鱸,又混雜幾尾「帕頭」,這些都是偏向沙泥底質的魚種,顯示下面的水是越來越渾了!真可見水流、風向對生態與動物行為的影響。好在我們也不是那麼在意魚獲的人,看著一口半滿的30公升冰箱,這裡面的收穫應該夠大夥兒回到台北後,好好喝上幾瓶生啤酒,再續續天南地北的人生經驗吧!

帕頭仔和加鱸陸續上鉤,說明水色已經越來越混濁。

特別不能忽略的事—防曬與補充水分

特別想告訴讀者的是,到東石筏釣防曬真的很重要!原因沒別的,第一南部的太陽真的很毒;第二太陽還不是只有一個,而是有兩個,因為另一個在水中;最後這類管筏雖然有「棚子」,但遮蔽效果不算太管用,加上為了水裡的美味,你怎麼可能只窩在遮陽棚裡。

所以說囉,防曬絕對要注意,別逞一時之快,什麼因為天氣熱就穿短袖、短褲啦!甚至還要模仿在地仔打赤膊,萬萬不可!除非你想來個「日光換膚」。另外防曬油最好也別少,每隔一、兩個小時就補充一次,才不會在回家後留下日光的烙印,並滿身紅腫的皮膚。

因為熱,所以也別忘了要攜帶足夠的飲用水,否則管筏一開出漁港,可不是說回就回的,屆時為了幾條魚大演脫水、中暑的行動劇,那可就不好玩了!

南部的太陽很毒,千萬要留意防曬和補充水分。

認識沙梭

沙梭(Sillago sihama)—屬於沙梭科(Sillaginidae),體型呈長紡錘型,口朝下位且小,外觀為淡淡的膚色並體表會出現淡紫色反光。肉質鮮美,深受老饕喜愛,向來是魚市行情頗為不錯的食用魚。春末與深秋較有機會釣獲25~30公分又稱為「老梭」的魚體,而盛夏或絕大多數釣場則多為10~15公分的小魚。

沙梭主要棲息在淺海的沙底環境,因此舉凡沙灘都有其蹤跡,偶爾也會出現在感潮帶的沙泥底溝渠,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如甲殼類、多毛類等為主食,因此可海蟲垂釣,另外把蝦仁切成小塊也行。

認識加鱸

當地俗稱加鱸的銀鷄魚(Pomadasys argenteus),雖然有「鷄魚」一名但卻是屬於石鱸科(Haemulidae)的魚類。體型側扁,背部前緣會隆起,外觀呈銀色。之所以被叫做「加鱸」是因為被釣起後,有時會發出「嘎嘎……」的聲音,於是有人閩南語中有人稱其為「嘎嘎鑼ㄚ」,後被簡稱為「嘎鑼ㄚ」、「加鱸」。

銀鷄魚主要棲息於沙泥底的水域,於是垂釣沙梭的過程中牠便多了,表示兩個意義,一是水渾了,二是水底已漸漸不是純沙底的水域。食性上牠主要以泥質底的無脊椎動物為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