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野 │ 專題

溪流石斑魚習性大解密溪流石斑魚習性大解密

溪流石斑魚習性大解密溪流石斑魚習性大解密
撰文/李嘉亮.攝影/李嘉亮、左承偉
2017/09/07發表,已被閱讀27,864次

魚名考古

大型石賓上鉤後搏魚快感十足,已成為目前的主流溪釣對象魚。

台灣溪流棲息的石斑魚,泉州人俗稱為石斑,漳州人稱為石兵、石冰,中名稱為石賓『左魚右賓』。台灣各地溪流盛產石斑,而且形成垂釣風氣的大台北地區而言,俗名以石斑為主,而大台中地區,俗名則以石冰為主。台灣南部地區溪釣人口較少,俗名還是稱石冰,因為受釣魚傳播媒體的影響,許多年輕一代都只知道石斑這個俗名。

石賓魚的亞底棲性

石賓魚的領域行為,多在激流下活動時表現出來,因為絕大多數時間,都在溪床附近活動,不會上浮至水表、中層,此即石賓魚被認定為亞底棲性的依據。該行為與石賓魚生存最重要的條件—覓食,有很大的關係,石賓魚的主食之一矽藻,附著在石頭表面,石賓魚用靠近腹面的嘴巴刮食,這樣的嘴巴構造,被魚類學者稱為「下口位」,下口位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,即用於捕捉在激流底下匍匐前進的溪蟲。

石賓為「下口位」溪流魚,主要是刮食石頭上的矽藻,也會捕捉石縫下的溪蟲。

石賓魚的領域行為

石賓魚為了維護自己的攝食區,不斷利用來回穿梭石縫間找尋食物的同時,一併驅逐附近體型較小的石賓。驅逐入侵者需要大量能量,豐水期充分的食物供應,便成為此行為的基礎。由於豐水期也常是繁殖期,故洞穴內仍有處於休息狀態的石賓。

素食性的動物,多數在繁殖期有強烈的領域行為,肉食性動物,在生命中的任何一個階段,都有可能顯現領域行為。主要因為肉食動物的食物,消化效率較高,吃一餐可支撐好幾天,有多餘的能量展現領域行為。蟲食性的石賓魚,食用高蛋白的水生昆蟲,有多餘的能量展現強烈的領域行為,由此即可窺探其習性的大半。石賓魚的領域行為,表現在兩個方面,其一在石賓魚近乎穴居的時期,其二在激流底下活動的時期。

一般說來,石賓魚穴居行為,主要發生在生理活動較低的時候。例如:低水溫、枯水期,盛夏高水溫期,或者繁殖期間,產卵、射精過後需要休息的成魚,以及激流魚太多的時候。此時的石賓魚都會尋找溪流的深緩流、潭區旁邊的峭壁、巨石下方,所形成的岩縫、洞穴,枯水期連水深數十公分處的洞穴也被利用。如果這個洞穴有兩個以上方向的洞孔,都比只有一個單一進出口者,還容易聚集更多的魚。在洞口出沒、徘徊,以及洞口附近的魚群,並沒有激烈的追逐打鬥現象。筆者很多年的經驗累積,發現有底下若干現象,有助於了解魚群的大小組成,推測最大的魚有多大。

石賓的適應力、繁殖力強,經過封溪保育後,這種15公分級的石賓比比皆是。
大型石賓會躲藏於激流下亂石堆組成的縫隙中。

吐黃水死亡現象

垂釣、觀察石賓魚那麼多年,應該能為成長、性成熟石賓魚的整個活動週期,做一個合乎邏輯、完整的推演。大體上食物、溪水供應不足的季節,石賓魚穴居性較多,供應充足則轉為亞底棲性。春末夏初,以及夏末,特別是雨水豐富的夏末,釣獲的石賓,尤其以雄性的黑石賓為主,容易發生上鉤後再放回溪流時,魚兒口中吐出黃色液體,有時夾雜釣餌、半消化的昆蟲肢體碎片,然後隨即死亡的現象。

早期溪流沿岸的居民,稱此現象為「咬舌自盡」。等到溪釣極度興盛的民國七十五年開始,該現象幾乎沒碰過,到了民國九十年,溪流魚蝦保護區紛紛成立,筆者在保護區試釣協助學術單位調查,才又開始碰到這種例子,其中的原因相當令人好奇。

大體上吐黃水死亡的魚,應屬於過度疲勞所引起的猝死症。春雨以及夏季多雨水的年份,因溪流漲水、雨水沖刷大量落葉進入溪流,使溪蟲增加,誘發石賓魚更頻繁的產卵、假交合,令雄魚、雌魚都處於身體極度疲乏,又因雌魚彼此間沒有太多的衝突與追逐,產卵後的覓食行為不受雄魚、其他雌魚干擾,而雄魚卻得反覆追逐入侵者,以及雌魚數量是雄魚至少五倍以上,使雄魚因假交合而消耗太多體力,且應該沒時間好好進食,身體處於生命力所能支撐的最高臨界點,一旦上鉤拼命掙扎,就成了誘發死亡的最後關鍵。

溪流溝渠化,使河流缺乏天然巨石、植被緩和水流,造成抗流性較佳的石賓魚成為優勢魚種。

溪釣十分盛行的年代,瀨區石賓魚變少,食物供應相對充足,雄魚間激烈追逐的頻率相對減低,所以幾乎不曾遇到。反而現在溪釣活動不盛,石賓魚上鉤猝死症頻發,和之前的年代形成明顯的對照關係。

溪流魚蝦保護區成立,石賓魚密度大增,假交合的次數、相互追逐驅趕的頻率增加,食物供應因族群增加的競爭而減少,石賓魚上鉤猝死症又再度成為常見的例子。這是釣者應留意的事,尤其很多溪流保護區將來勢必要開放垂釣,如何減少猝死症的發生,釣者應用硬竿、短柄抄網快速上魚,或能減少發生率。學術單位應介入調查,以減少溪流魚資源不必要的浪費。

繁殖期的石賓雌魚很容易力竭而亡,上鉤後,應避免過度貪圖搏魚快感,快速予以解鉤放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