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長度的溪哥釣竿
垂釣溪哥的釣竿長度,完全看個人喜好,以及溪流流幅 (兩岸之間水面寬度)寬窄不同而定。以垂釣溪哥為例,15尺是較多人採用的釣竿長度,能適當拉開人與魚的距離,避免垂釣的動作驚嚇到魚群,以及避免揮舞太長的釣竿,致使釣線纏繞到頭上的樹枝。遇到大魚上鉤的時候,長竿比短竿靠手把一段額外的彈性,提高釣友戰勝大魚的機會。此外,有些釣友偏好13尺釣竿,稍短的釣竿,比較能夠施展精緻的釣法,尤其夏季魚群活潑,多在淺水激流處活動,短竿釣淺水,操控釣組更加精準,揚竿反應更快捷。在流幅狹窄的溪流,短竿的釣線也比較不會糾纏到樹枝,比長竿顯得靈巧,但是遇到深潭,釣組得放得深時,短竿短線就揮使不開。
有些釣友慣於在流幅窄的支流中,潛伏靠近魚群,以10尺左右的超短竿釣魚,將人與魚的距離拉到最近,觀察一小群魚對於同伴陸續被釣走之後,獲得不同於一般溪釣的緊張刺激感受,並藉此觀察魚隻對餌、釣組的反應,以及對於同一魚群之中,魚上鉤之際的反應,藉此累積豐富的溪流魚類行為常識。這些經驗的累積,是一般「人看不到魚、魚看不到人」的傳統溪釣法無法獲得的,初學者可藉此快速累積垂釣經驗。相近本文揭露此觀念之後,應該有更多的溪釣釣友,投入短竿潛伏釣法的行列。
超長的溪哥釣竿
21尺長的釣竿,近年來逐漸成為新流行的趨勢。冬天垂釣,溪流沒有戲水人潮的干擾,比溫暖的季節更容易創造佳績,而冬季的魚多棲息於深潭,低水溫不利於釣友涉水靠近魚群的藏身處,於是長竿變成不得不的選項。有些大型的溪哥對於人影晃動極為敏感,容易受到驚嚇而逃竄,迫使有經驗的釣友,變成長竿的支持者。不過目前21尺的溪釣竿,尚未發覺市場上有成熟的產品可供選購,之所以如此是有原因的。
其一,台灣的溪釣竿最早是模仿日本產品,直到近年才走出自己的風格,符合台灣的實際垂釣狀況。而日本釣友很少使用18尺的溪哥釣竿,更何況是21 尺的釣竿。因此假以時日,台灣廠商才能開發出合適的21尺長竿。
其二,台式廠商開發溪哥竿,一般都會先做出合適的15尺竿,然後去掉原來15尺手竿的把手節,剩下13尺,再把最粗的一節做成把手節,就成了13尺竿。18尺的竿子,則是在15尺竿子的把手節再加上一節,於是就成了18尺的竿子。如果您是有經驗的釣友,應該就會發現,有些廠牌的15尺竿子調性很好,延伸為18尺時也不錯,同一系列的13尺竿子就會變得較硬一些。
可伸縮長度的釣竿
目前溪哥釣竿攜帶長度大約為五十八~六十公分,13尺竿子有八節、15尺竿子有九節,這個長度剛好兼顧攜帶以及製造釣竿方便性,同時也為伸縮可變長度的釣竿,留下製造可能性的伏筆。
目前市面上有兩款溪哥伸縮竿較常見,分別是13~15尺的伸縮竿,以及4.4~4.8~5.4米伸縮變化三種長度等,後者雖然可變化三種長度,但實際派上用場的只有4.4、5.4兩種長度,使用4.4米的長度時,因為有兩種伸縮結構的卡緊結構,常常平添意外的鬆動,造成揚竿動作的不確實,以經常使用4.4米竿而言,這樣的設計在新釣竿之際已經不方便,將來釣竿老化,出意外的情況必然更多。因此18~21尺的伸縮竿比較理想,因為這兩種長度的釣竿使用的時機不會太頻繁,而且長竿價格高,一竿二用較實惠。
另外實用性較高的伸縮竿,應該是11~13尺或者13~15尺的伸縮竿。15尺的竿子使用頻繁,沒有頻繁使用令伸縮結構鬆動的問題,相對較少使用縮一節的13尺竿,沒有那麼快,就使得伸縮結構鬆動。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11~13尺伸縮竿,13尺竿子較常用,11尺的竿子較少用,可節約添購釣竿的費用,減少出門帶一堆釣竿的不方便。至於使用頻繁15、13尺固定長度的釣竿,並不會因為更理想的伸縮竿出現而市場減少,因為不喜歡伸縮竿的釣友還是很多,只能說更理想伸縮竿的出現,會擴大釣友選購伸縮竿的意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