閒聊臭肚魚
臭肚中文學名為「臭都魚」,中國大陸又稱「藍子魚」,屬於鱸形目下的臭都魚科(Siganidae),台灣約有九種。從外觀上觀察,牠的體型側扁,形狀呈長橢圓形,體色多為暗色,而依種類之不同有些體表具有斑點,有些則具有花紋。此外,牠的頭小嘴也小,且脣形還有點兒兔唇,因此英文俗名又叫做「Rabbit fish」。一般體型多在十餘公分~三十公分之間,以夏季多為小魚,而秋冬則體型較大。
臭肚以附著在岩石上的藻類為食,故偏好岩岸水域,如果沒有足夠的岩岸環境,像是港口的海堤、消波塊、蚵棚也是很好的棲息水域。牠們喜好集體行動,並有夜伏晝出的習性,也就是每到清晨天亮會成群結隊離開前夜休息處,然後尋找礁岩、石壁等地,啄食上面的附著藻類;然而當白天過去,夕陽沒入地平線,天空還有微微餘光時,又看見牠們如過江之鯽般,集體游回休息的地方,一同就寢。因此便有人在夜間潛水時,得以看見數以千計的臭都魚依偎在海中的石壁旁,一動也不動。
臭肚魚不僅常見,也饒富趣味。例如牠的中文異名、俗名還有好幾個,有人稱牠做「象魚」、「臭肚」,也被人叫做「麵粉魚」,而中國則用「藍子魚」一名稱呼。有趣的是這些名字還各有來歷,如學名的臭都魚,就從「臭肚」一詞而來,而臭肚則是因為牠偏好海藻為食,在宰殺過程中,其腹部會發出濃烈的臭味。
象魚的由來也有二,一說是「癢」字,另一說則是「就」字的閩南語發音。至於理由,則前者是象魚身上的鰭棘扎到人時,會令患者又痛又癢,故象魚一詞應該原是「癢魚」;而後者「就魚」一說,則是象魚在海濱的數量眾多,一來一大群,故能不停地釣獲,而釣上魚在閩南語的傳統說法叫做「就魚」。不論是「癢魚」或「就魚」,久而久之經口耳相傳,發生走音或誤解,也就出了「象魚」這個與「大象」毫無關係的名字。
至於麵粉魚則是澎湖人對牠的稱呼,原因是他不挑食,只要拿麵粉和水,也可以釣上一堆;藍子魚一名,則來自大陸山東省,肇因當地人見牠的卵是藍色,而魚卵又稱做「魚子」,固有藍子魚一名。
小心臭肚!!
在閩南海鮮文化中有句俗諺,提到「一魟、二虎、三沙毛、四臭肚。」,這是台灣的「刺毒魚種排行榜」,而當中一魟是魟魚,二虎是「獅子魚」,即簑鮋,三沙毛為「泰來海鲶」,至於四臭肚就是本文主角—象魚。
提到臭肚的毒性,雖不至於鬧出人命,但真給牠鰭上的硬棘扎到,仍不免有「錐心刺骨」的感覺,因此不論是作釣或料理過程,還是得小心注意!不過馬有失蹄、人有失足,意外若完全不會發生,那也不叫做意外,故以下就提供兩個偏方供您作參考。
第一是塗抹氨水,也就是阿摩尼亞,它可以中和偏酸性的毒性物質,減輕疼痛症狀;當然若緊急時尿液也可替代,不過效果較差。
二是職業漁民的偏方,但據說有神奇療效,但頗為殘忍。那就是將活臭都魚的眼睛挖下(就是扎您的那隻),將其眼內的液體取出,並塗抹於患部,即可解毒止痛。